close


【寫在前面】

※ 沒看過前篇開箱文的同學請點「【開箱】Panasonic TH-40CX600W ↘ 絕美 4K 打造動人精緻畫質(上)」前往閱讀。


◤ 何謂 4K ULTRA HD?

4K 解析度(4K resolution)是種新興的數位電影及電腦視訊的超高解析度標準,以搭配超高畫質電視,常見的解析度有 3840×2160 和 4096×2160 畫素 2 種規格。「4K」名稱得自其水平方向的畫面,而 ULTRA HD 英文全名為 Ultra High Definition。

SONY 在 2004 年推出 4K 電影放映機,2012 年推出 4K 家庭影院電影放映機,其為 4K 的重要推動者,為了應對 4K 電視推廣期片源稀少所產生雞與蛋的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片源就沒有人會購買高價的 4K 裝置,無法大量生產又會造成售價高昂和推廣困難。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我們現在非常普及的 Full HD 解析度即為 1920x1080,所以 4K 剛好是 Full HD 在水平與垂直方向解析度的 2 倍,換句話說面積總像素則是多了高達 4 倍,同一個螢幕尺寸底下,Full HD 為 200 多萬像素,而 4K 則有 800 多萬像素,所以其畫面的精緻度就自然提升,人眼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其差異度,廠商則是宣稱 4K 是「毛細孔解析度」啊!

◤ 電腦 4K 輸出

由於目前 4K 並不像 Full HD 如此普及,所以也會遇上筆者於 2008 年剛買 acer P243W Full HD 螢幕時遇到的問題,只不過這次更複雜了一點:

  1. 首先你要有一部 4K 顯示器,不管是電視或者是監視器,但是有一款地雷螢幕 DELL P2815Q,只能半殘輸出 4K @ 30Hz
  2. 顯示卡輸出介面必須為 DisplayPort 1.2 或是 HDMI 2.0,才能夠實現 4K @ 60Hz 更新率下的高流量影音訊號傳輸;
  3. 傳統類比 D-Sub 或數位 DVI 傳輸方式是無法支援 4K 解析度。


看起來滿簡單的是不是?


【顯示器】

就目前的 40 吋監視器來說,只有 PHILIPS BDM4065UC 符合以上條件,具有 D-sub / HDMI 1.4a / DP 1.2 / MINI DP 1.2 連接埠,採用 Innolux 所提供的 VA 面板、真實對比度高達 5000:1、亮度 300 cd/m²、可視角度僅有 176 度,不過其 PChome 24H 線上購物售價高達:NT 28,800,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

但是若以單純的修圖需求來看此監視器,其周邊豐富的 4-Port 設計 USB 3.0 Hub、支援 PIP 子母畫面,以 4 個輸入端子,能同時顯示 2、3、4 組畫面,這些功能都是電視無法辦到的。




而電視方面 40 吋尺寸的 4K 電視能選擇的也不多:

LG 40UF675T 4K 液晶電視,採用自家 IPS 頂級硬式面板,兩組 HDMI 2.0 影像輸入端子,4K @ 60Hz 只支援 8bit YCbCr 4:2:0 的色深色度,對於電腦螢幕而言是不及格的,PChome 24H 線上購物售價:NT 23,900


選購前要注意的是三星電子(Samsung)和 LG Display 開發的 RGBW 4K 面板,是在傳統 4K 面板 RGB 畫素之外,又增加了一種白色(W)子畫素,LG Display 稱之為 G+ UHD,這也是俗稱的「假 4K」,實際解析度只有 4K 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韓系廠商利用低成本 4K 面板攻佔低價市場,藉以打擊本土廠商,採購 4K 電視前要詳細向業者詢問規格,不過若避開韓系面板應該就不是問題。




Panasonic TH-40CX600W 4K 液晶電視,也就是今日的主角:



★ 4K Ultra HD 全新超明亮 VA 面板
★ 4K Fine Remaster 引擎
★ 真實對比 5000:1
★ Local Dimming 專業級區域控光
★ 日本 Hexa Chroma Drive 六原色 10Bit 廣色域
★ 240 Hz BMR 高清晰動態影像
★ 178 度廣視野角
★ 智慧連網(RJ45 + WiFi 內建)
★ 內建三組 HDMI 2.0 數位影音端子
★ 內建兩組 USB 2.0 及一組 USB 3.0
★ VR-專業高音質環繞音效 2.1 技術
★ Firefox OS

上面規格看的筆者直流口水,加上 Mobile01 有網友開箱分享當電腦螢幕的經驗,沒有令人擔憂的 Input Lag 問題,可以完美輸出 4K @ 60Hz 及 8bit YCbCr 4:4:4,PChome 24H 線上購物售價:NT 29,900,以 4K 螢幕來說不論是畫質還是價錢都是十分具有競爭力!可以說是近期內最強的 4K 戰鬥機種!


  • 電視拿來當電腦螢幕最重要的就是:實際畫面輸出是不是真的有 YCbCr 4:4:4。

日規電視種類比較多,日本 2CH 電視拿來當螢幕板討論人氣最高的有 Panasonic 40CX700、Panasonic 40AX700、Toshiba 43J10X、Toshiba 40J9X,但考量到日後維修因素,故不在選購範圍之內。


【顯示卡】

選完了一台 4K 電視之後,再來就是要把畫面給輸出至電視上,這部分就凸顯出顯示卡的重要性,以筆者目前的平台來說,ASUS P8H77-I 加上 Intel i7-3770 內建的 HD Graphics 4000 顯示卡,其 HDMI 輸出僅支援到 1920X1080 @ 60Hz,此時就必須額外添購顯示卡。


  • 筆者想要自訂解析度也不行。


基本上前面有提到,要達到 4K @ 60Hz 所需之頻寬,顯示卡輸出介面必須為 DisplayPort 1.2 或是 HDMI 2.0,綜觀目前市售要具有 DisplayPort 1.2 的顯示卡就比較容易取得(因為免授權費),而支援 HDMI 2.0 輸出的顯示卡,目前 nVIDIA 陣營就屬 GeForce 900 系列才支援,而 AMD 陣營之新旗艦卡王 Radeon R9 Fury X 也僅支援 HDMI 1.4a,今年甫後才會推出支援 DisplayPort 1.3a 以及 HDMI 2.0 的新一代顯示卡

想當初大學時代為了 Crysis 末日之戰能玩的順一點,花了不少錢在顯示卡上,那時筆者玩過 ASUS EN7950GT、ASUS EN8800GT TOP、ASUS EN9800GT TOP、ASUS ENGTX470、ASUS ENGTX670 TOP 等,後來出社會工作後能玩的遊戲就只有魔獸三國,內建顯示卡跑的是輕鬆愜意,所以目前對於顯示卡的要求並不高,可以達到 4K @ 60Hz 就可以,於是就選擇了 nVIDIA Quadro K620,原因無他就是比 nVIDIA GeForce GTX950 便宜

 


  • nVIDIA Quadro K620 採用 Maxwell 架構 GM107 核心,擁有 384 個串流處理器(Streaming Multiprocessor)。



【HDMI 2.0】

HDMI Licensing,LLC 於 2013 年 9 月在柏林的 IFA 2013 年會場正式介紹了 HDMI 2.0 規格,經四年研發而成的新規格不但能與現有接頭和插座相容,頻寬方面有大幅的提升(最高達18 Gbps)。同時新增許多全新功能,例如 4K@50/60 (216p)(其視訊解析度為 1080p/60 的 4 倍)、32 個 LPCM 音訊通道、動態自動嘴型同步、最高達 1536 kHz 的聲音訊號取樣率、雙顯示、多串流音訊、劇院級超廣角 21:9 視訊長寬比,以及 CEC 控制的延伸。資料來源:u-auio 音響共和國



【傳輸線】

電視跟顯示卡都齊全了,現在就剩下訊號傳輸線,因應 4K @ 60Hz 高頻寬之需求,HDMI 協會制定 2.0 版本來應對,其頻寬高達 18Gbps,比起 HDMI 1.4a 的 10.2Gbps 高上不少,對於線材的要求也比較嚴苛,不過線材的選購筆者就比較外行,只能上 PChome 24H 線上購物找看看價錢合理又看得順眼就可以。

所以筆者選了這一條 MOSHOU HDMI 2.0 版 1.5米訊號傳輸線,19 + 4 的標準結構設計以及 24K 鍍金頭保障信號傳輸穩定,PChome 24H 線上購物售價:NT 630


  • 筆者第一次看到線材包裝這麼精緻,把支援 3D、4K 等重點規格列於封面。


  • 特別註明 HDMI 2.0 版,產地不意外是中國大陸。


  • 中文名稱為魔獸 HDMI 高清線纜,內盒精緻包裝並附上說明書及保證卡。不知道用這條打魔獸三國會不會比較強?(誤)


  • 接頭用網狀束帶保護。


  • 線材上的規格標示,採用高純度無氧銅線芯,訊號傳輸不易衰減,畫面更加清晰。


  • 高檔時尚的鍍鉻外殼,有效防腐蝕和屏蔽電磁波干擾,並附有防塵套。


  • 24K 鍍金頭。



【轉接線】

最後,由於 nVIDIA Quadro K620 僅支援 DisplayPort 1.2 及 DVI-D 介面輸出,所以筆者需要額外購買一條主動式 DisplayPort 1.2 轉 HDMI 2.0 之轉接線。

  • 主動式 DP1.2 轉 HDMI2.0。



  • 特別註明它是主動式的轉接線。



  • DisplayPort 1.2 接頭。



  • DisplayPort 1.2 是ㄇ字型防呆接口,筆者第一次見到。



  • 另一頭就是 HDMI 2.0 母頭。




【寫在後面】

折騰了半天,終於把 4K 訊號搞定,假如你購買的是電腦螢幕,然後有支援 DisplayPort 1.2,那直接插上去就可以用如 PHILIPS Brilliance 288P6LJEB 28型 4K螢幕,它都跟你說歸類在電腦螢幕了,所以會針對電腦做最佳化設定,也不用去考慮到底有沒有支援 4K @ 60Hz 或是 8bit YCbCr 4:4:4、Input Lag 等怪問題,這些都是把電視拿來當電腦螢幕才會出現的問題。



如果你是購買二線的 4K 機種如 PHILIPS 49PUH6600 49 型智慧型液晶顯示器 ,就連 HDMI 2.0 也沒有提供,買回去只能單純當電視使用,然後再用外接裝置餵它 4K 訊號源,可玩性大大降低,筆者是滿懷疑說用 HDMI 1.4a 規格撥放 4K 影片是不是就限制在 30Hz,這樣畫面的順暢度不知道好不好?



筆者自從要換螢幕的那一刻起,心中的 4K 小惡魔就不斷地在萌芽,尤其是當入手 PHILIPS BDM3210FC 後,同樣距離使用下筆者還是會很容易去注意到 0.369 mm 點距顆粒,更何況是 43 吋 Full HD 的電視那 0.496 mm 點距顆粒應該會讓我每天都在悔恨當中度過,所以就趁著 PHILIPS BDM3210FC 有暗點申請退貨的契機,筆者吃了秤砣鐵了心,下定決心要直上 4K 螢幕,如今看著那 0.231 mm 點距所帶來的畫面精緻度,五個字:真心不後悔!

※ 【開箱】Panasonic TH-40CX600W ↘ 宛如開啟工程模式的 4K 顯示器(下)



arrow
arrow

    林阿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